最新公告:
-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后首次调研城乡基层治理,彭清华去了这个地方 2019-12-18
- 国庆不打烊 | 别样的四川24小时 2019-10-08
- 国庆不打烊 | 别样的四川24小时 2019-10-08
- 文旅新业态“旺”天府 国庆大假近6800万人次游四川 2019-10-08
- 四川加速向农业强省跨越 任务进一步细化,布局进一步完善 2019-10-08
仁和资讯
资讯详情
川台农业合作|合作第6年 除了取经还有什么
今日话题
川台农业合作
2014年4月,以“台湾茶叶水产企业四川行”为主题的首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在成都启幕。此后每年春天,论坛如约而至,一年在四川,一年在台湾,为川台农业合作搭起了一个新平台,见证着两岸农业的飞速发展和蝶变。
师法台湾,在借鉴台湾农业模式和理念的历程中,四川农业农村发展也悄然迈进了一个新时代:有机农业观念深入人心,生态农业发展渐成时尚,农旅融合遍地开花,乡村旅游“网红”崛起于阡陌,乡村振兴热潮涌动。
论坛合作第6年,川台农业如何牵手?奔向何方?成为一个新课题。
4月17日,四川与台湾农业的第六次合作论坛在台湾云林启幕,记者跟随四川农业代表团赴台,感受川台农业合作的新脉动。
□本报记者 樊邦平
2个新现象
以前看别人都有啥,这次带了自己的产品去;以前学创意学思路,现在学精髓学核心
4月15日17时,参加第六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的四川代表团抵达台北,便将一幅青神竹编画送到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手中。青神竹编画上的两只大熊猫全由竹丝编制,是四川最具特色的农业名片之一。
“此次赴台,共带了11个品类的地方名优农副产品,塞满了行李箱,它们被推介给了台湾知名政商人士。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告诉记者,在论坛期间如此大规模推介“川字号”农副产品,这是第一次。
“拿得出手,具有代表性”,是支撑这个第一次的根源。
毛业雄告诉记者,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名优特农副产品,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,各地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产品,目前我省已有30个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150个优质品牌农产品,个个都是“金招牌”,为四川农产品“走出去”预热,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。
除了主动推介种类如此之多的农副产品外,本届论坛另一个新现象便是参观点位有了变化。
“这次总共有100余个点位,和往年不同,这次的点位选择,休闲创意农业的比例下降了,农副产品精深加工、有机生态方面的点位增加了,占到一半以上。”省台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点位安排时,代表团成员纷纷提议增加考察量,要看关键核心的地方。
“以前我们主要学创意、学思路,现在我们还要学精髓、学核心内容,学习他们怎么保障农产品质量,农会如何发挥作用服务农民,又是如何应对农业废弃物污染,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。”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明勇告诉记者,此次赴台,攀枝花市代表团总共考察了6个点位,大部分都与有机农业相关。